甜姐兒的小故事
 
訪問及文字整理:唐嘉儀、黃海恩

宿舍裡有一名女生 - 美玲,日常愛笑愛說貼心話來逗前線員工。雖然有一些時刻她的表現會叫職員手足無措,但她的成長及轉變亦讓團隊感欣慰。美玲來自一個大家庭,兄弟姊妹眾多,跟在她後的弟弟亦屬智障人士。父親數年前離世,母親縱然已九十多歲,仍手腳靈活,思路敏捷,舉手投足溫文儒雅。但畢竟年邁,打理美玲與弟弟的事不能全靠母親,故自2006年起,在眾多兄弟姊妹中,七姊義不容辭地協助照顧美玲。

據七姊說,美玲是在中國火紅年代的廣州出生;按美玲母親的敍述:「當年內地物質缺乏,生活貧苦,一切較在香港困難;甚至女兒的糧食也只用粥水加小量奶粉而成⋯⋯」。但上天待這小生命不薄,在那艱難時期她仍可健康地成長。家人在美玲一歲前回流香港,「回港後就第一時間帶美玲到母嬰健康院檢查,知道她很健康,我們也安心了。」可見家人對美玲愛惜之情。

「隨著美玲漸漸長大,雖然她會走路及發出聲音,但始終未能學懂說話,而且她不喜歡玩玩具,不滿意時甚至會出手打人。我們唯有帶她看醫生,醫生說她一切正常,可能發展較其他兒童慢些,但稍後情況會有所改善。可是到了美玲7歲時,她仍然很難被教導,說話也不清不楚,我們開始到各社區中心尋求幫助;結果也是不理想,我們漸漸感到氣餒了,便放棄任由她在家裡待著。」其後美玲雖然曾接受過庇護工場及宿舍服務,但最後因不適應而再度賦閒在家中。「直到97年時(當時美玲已36歲了),有位社工說油蔴地展能中心會收美玲接受訓練。這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,但要每天接送美玲往返中心是最困難的。幸好中心很快便安排了中心車接送,美玲更是第一批學員乘坐中心車,多幸福!」七姊說,每當父母談起那時即使只有美玲一個學員要用車接送,中心司機華哥也是風雨不改的準時在接送點相見,父母對此感恩之情難以言喻。

更慶幸的是在美玲入中心不久, 便安排到配套的宿舍服務, 獲派到剛落成的樂富宿舍。由於以往的經驗, 父母總有點忐忑猶豫, 這一次獲配的宿舍是否真的適合美玲? 為了知道究竟, 美玲父母在宿舍還在裝修時, 多次偷偷到訪四處視察。美玲母親表示, 「美玲入住宿舍後, 真的減輕了我很多的壓力, 我也不用再擔心女兒未來的生活了。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, 中心與宿舍的職員也十分接納美玲, 願意教導她及照顧她的起居生活, 讓她能開心地度過每一天。此外, 得到中心和宿舍職員用心的教導,美玲真的進步了很多, 最明顯的便是說話方面, 除了能清楚地表達外, 與家人也可以作簡單的交談, 真的很感恩! 」

七姊表示之前只是間中聽到父母提到美玲接受服務後的轉變,未有多留意。自從擔起主要照顧者責任後,她才感受到美玲在指導下的成長。她察覺到美玲由只能發出「呀呀」聲,到後來能以說話表達自己,實在「醒目」了許多,也不再那麼自我中心。七姊十分感謝中心職員教導美玲學會保護自己和改善情緒及行為。美玲的轉變經歷是幸運?是偶然?雖說本會服務為美玲帶來很大的轉變,然而家人的兼愛包容及堅持是更重要的因素,才令美玲及家人可在不同的難關中找到轉機。在此特別鳴謝美玲母親張清定女士交來有關美玲和家人的文稿,美玲七姊接受中心的訪問,親自口述美玲的故事。

美玲

53歲, 是一位中度智障人士,為樂富宿舍首批入宿的舍友,並為油蔴地展能中心之學員,有賴家屬對宿舍及中心的信任,讓阿玲在一個家、舍及中心處理一致的環境下學習,在行為、情緒及健康上漸見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