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盲抢炎

新冠肺炎疫情于全球肆虐,引起本港出现「盲抢炎」。口罩可避免受病毒感染,成为生活必需品,各区市民为抢购口罩大排长龙,似乎可以理解。然而早前不少市民收到短讯录音,指内地停止生产线,误信本地粮食与日用品供应不足,超市及杂货之白米及厕纸货架即日被「洗劫」一空,这种因大规模谣言所造成的集体恐慌,并引致的盲抢情况,俗称「盲抢炎」。香港市民的「盲抢炎」其实是有原因的,以下与大家拆解此现象及处理方法。

群众躯使及资讯科技推动

有人认为患「盲抢炎」的人均是没有足够知识及资讯去做正常的判断,以致抢购本来有足够货源的粮食及日用品,其实不然。心理学家Solomon Asch曾做过一个实验,证实人在群众驱使下,容易失去自我及理性判断,而跟从大部分人的行为。笔者身边抢购米粮厕纸的,不乏高学历者,甚至专业人士。加上今时今日资讯爆炸,资讯来得快又急,理智未发挥,已经要作决定,甚至付诸行动,并协助转传讯息。举个例,你在下午3:55收到短讯录音指内地停止生产线,而楼下超市下午4:00开卖厕纸,你会否考虑家中厕纸是否足够?我相信你在考虑前,已出门去超市抢购。

焦虑与安全感

盲抢行为源于焦虑,焦虑其中一个源头是安全感不足,在面对危机时,会下意识做一些行为保护自己。经历2003年SARS,香港痛失299条人命,当年社会陷入停顿、经济低迷的景象,相信不少香港人仍历历在目。在SARS阴影下,面对未知的新疫症,市民的焦虑进一步增加,更被「有心人」利用,透过谣言制造恐慌,造成抢购现象。抢购行为背后目的,是有足够口罩保护自己、有足够用品应付每日所需。在面对肆虐全球的疫症,有焦虑行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。想在抗疫的同时,可以抗「盲抢炎」,笔者有以下建议:

万事求真 :当收到任何讯息,先fact check(查核事实),例如怀疑厕纸供应不足,最简单方法是致电供应商了解。

勿乱传讯息:收到讯息,fact check后,若非事实,除了不再胡乱转传,更可协助告知身边人状况,令更多人知道真相。

互相分享:以口罩为例,很多人以为自己拥有愈多愈安全,其实要阻碍疫情爆发,每个人均戴口罩就更有用。故鼓励大家分享口罩予有需要的人。

放下手机:在资讯爆炸的每日,不妨让自己完全放下手机15至20分钟,找个舒适环境,安坐椅上,做以下放松练习,让自己在焦虑中小休一下:
I .整个人安静下来,闭上眼睛,思想集中在「放松」的念头上。
II. 用鼻子缓缓吸气,数1、2、3,再缓缓呼气,数3、2、1,脑中默念「放松」等字眼。
III. 重复II直至整个人感到完全放松。
IV. 张开眼睛,习惯四周光线和环境。

参考资料:
1. 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
2.《全方位减压手册加强版》香港心理卫生会编着

撰文:香港心理卫生会教育主任 李乐潼先生